【乃服衣裳】 汉服,是汉族的传统服饰。根据传说,汉服始于黄帝时代,《千字文》有「始制文字,乃服衣裳」之说,上为衣,下为裳,衣裳缝合在一起则为深衣,是汉服的基本样式。而根据考古发掘,中国在旧石器时代,开始将动物毛皮缝制成衣服;在新时期时代出现了精美的饰品,丝绸及葛、麻织物都得到了广泛应用;而在夏商周三代,汉服已经发展得相当完善了。 【章服之美】 汉服体现的是中华礼仪之美,也是华夏文明的象征,比如孔颖达《春秋左传正义》认为:「中国有礼仪之大,故称夏;有服章之美,谓之华。」衣裳之设,本为遮体御寒,但古人又给衣裳赋予了很多文化内涵,《礼记·深衣》以为,深衣的尺寸符合规、矩、绳、权、衡的要求,穿上深衣可以学文,可以习武,可以从事礼仪活动,也可以带兵打仗——适用于各种场合。 【衣冠文物】 汉服与冠冕,合称衣冠;衣冠文物是文化礼俗的象征,如《明实录》上说:「盖中国之所以为中国者,以有礼义之风,衣冠文物之美也。」《童蒙须知》则指出:「夫童蒙之学,始于衣服冠履。」也就是说,古代儿童开蒙,就要学习什么场合穿什么服饰。男子成年的冠礼、女子成年的笄礼,也都关系到衣冠的变化。人生之最后,丧礼的五服,更能辨析亲疏远近。 【春服既成】 在《论语》中,孔子曾经询问几个学生的志向,唯独对曾点「暮春者,春服既成,冠者五六人,童子六七人,浴乎沂,风乎舞雩,咏而归」的说法表示赞同——「夫子喟然叹曰:『吾与点也。』」东晋永和九年暮春,王羲之召集了一帮老少,来到山阴兰亭,举行禊礼,饮酒赋诗,将曾点的理想变成了现实,这就是著名的兰亭雅集,一次在春天换上新的汉服的盛典。 【束发右衽】 交领右衽、宽袍大袖、系带隐扣等是汉服的基本特征。孔子曾感叹:「微管仲,吾其被发左衽矣。」这说明衣冠文物作为文化象征的重要性。在中国历史上,出现过汉人主动胡化(赵武灵王胡服骑射),也出现过胡人主动汉化(拓跋珪变风易俗),还出现过汉人被迫胡化(清朝剃发易服),以及全民现代化(辛亥革命剪辫发)。而现在,汉服又在渐渐复兴。 【与子同袍】 汉服中绝了三百多年,以至于这些年,有人穿着汉服出现在街头的时候,竟然被人误以为是和服、韩服。实际上,和服、韩服都是由汉服演变而来的。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——汉族——却丢失了自己的民族服装,岂非可惜?当真无衣可穿吗?《诗经·秦风》里有一篇《无衣》,诗云:「岂曰无衣?与子同袍。」愿您加入我们,成为「同袍」。 |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版权所有:扬中市太平书院教育信息咨询服务部
GMT+8, 2024-10-14 13:23 , Processed in 0.133853 second(s), 18 queries .
Powered by Discuz! X3.2
© 2001-2013 Comsenz Inc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