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| 继续访问电脑版

太平书院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太平书院 首页 延陵网 方志 查看内容

存粹文社

2018-1-23 17:04| 发布者: elyoo| 查看: 8527| 评论: 0

摘要: 一、初创 一九二四年(民国十三年春)间,扬中教育处于落后状态,扬中文士朱宝鎏金(清末秀才)、朱琴(松庭)、祝尧三(号宪成,江苏第九师范毕业,曾任国民党扬中县教育局督学)、杨子桢(中汉)、姚陆春、曹相臣 ...

一、初创

一九二四年(民国十三年春)间,扬中教育处于落后状态,扬中文士朱宝鎏金(清末秀才)、朱琴(松庭)、祝尧三(号宪成,江苏第九师范毕业,曾任国民党扬中县教育局督学)、杨子桢(中汉)、姚陆春、曹相臣(保管存粹文社试卷、发榜名单和印章)等老先生,为鼓励文人上进,改变落后状况,发起结社会文;对成绩优秀者给予一定的奖励。由朱宝鑾定名为「存粹文社」。朱琴慷慨解囊(他家开设木行和同兴茧行,同时也为了四个儿子成名),供应考生纸张、洋腊烛、半夜餐(每人三个烧饼)以及奖金等。选定兴隆镇北面码头街的达兴庙为「存粹文社」社址。这里,地点适中,交通方便。会文日期为农历每月十三日晚上,入夜开始,天明交卷。初仅十几人,逐渐增加到几十人,大多数是朱、祝、姚、杨等发起者之门生私淑者,命题阅卷皆由朱宝銮老先生承担。记得第一次试题为:「论韩延寿闭阁思过」;第二次是「论韩三杰、日本三杰」。优劣名次一律发榜公布,得前一、二、三名者给奖,最多奖钱一千文。

二、官办

后来(一九二四年下半年)由于人数逐渐增多,经费、阅卷等都有困难,行将停顿。时值陈觐文来扬中任县长,朱、祝、杨等人即如实上报。陈颇重文,慨允官办。在原有基础上扩大,不限地区,来者欢迎。陈与秘书承担阅卷之责,並拨出部分学田经费(由征收员郭旭东征收细民洲、育婴堂、夷沙田滩等课银)作为办公费用和奖金。每次会文,陈都偕秘书到场,並亲自带来考卷、纸张、洋烛及半夜餐食物——京江或擦酥烧饼等。不仅本县文人受到鼓舞,连隔江的丹徒、丹阳、泰兴、江都等外县文士亦来参加,参加考试人员由几十人猛增到几百人。每月十三日,白天,达兴庙和尚即忙着向附近施主借好桌凳;夜晚,文士济济一堂。密封的试卷,当众开拆;试题两道,作一道或两道都可。命题范围甚广,四书五经、史传、时令,政令等方面都有,体裁则有诗词歌赋等。如史传上命题「蜀先主自将伐孙权」、「秦伯用孟明、孔明斩马谡」、「云台功臣遗马援」、「凌烟功臣首长孙无忌」等;四书五经上命题「仲尼弟子问孝而孔子则答不一」试详之、「子钓而不纲,弋不射宿」、「勤有功嬉无益」、「黄金满盈不如教子一经」;其他方面命题如「兼听则明偏听则暗」;「存粹文社片记」;「积产千金不如薄技随身」;「业精于勤荒于嬉」;「无财非贫」;「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」;以及「中秋赏月」;「各方浅说」等等。陈觐文有一次命题附加诗六首,要考生以原韵和之。

考试纸张规格,用白毛边纸作草稿,正卷是细白关纸三、四页,正卷封面有木刻红色「存粹文社」四字。下有红色空白三个圆圈,批阅后对号填上考生姓名(报名时编号,对号入座),正卷印有红色竖六排、横二十行之小方格,每页可写一百二十个字,四页可写四百八十个字。规定一律正楷,务求工整清洁,不准潦草涂改。先由秘书批阅。二十名之前者,陈则亲自检阅一次,並加评语。至下月十三日考试前张榜公布,陈亲自主持发奖。一名至五名各奖三千文,六名至十名各奖一千文,十一名至二十名奖五百文,二十一名至三十名各奖四百文,三十一名至四十名各奖三百文,四十名以下者不奖。成绩优秀者如丹徒县惜犁洲(西沙)塾师刘燮藜的「蜀先主自将伐孙权」,丹阳县孟河的塾师陈太来的「中秋赏月」,扬中县三㴭乡石城村姚德文的「兼听则明偏听则暗」,季芝香(季鲁,长乐村王家庄塾师)的「积产千金不如薄技随身」均曾被评选为第一名。中洲塾师秦茂兰(国香)、秦茂龙(风宾)、曹相臣、耿益斋、王月钧、王广维等人也经常取在五名之内,上洲的塾师陆广谟、张恒裕也经常取在一、二、三名,常在四十名之内的有朱怀琴、施燮阳、朱思龙、奚为章、杨怀高、杨怀友、李建业、朱锦彬、朱芝玉等。最差的要算王明宽,经常扛榜。

三、停顿

「存粹文社」使扬中文人受益不少,如季芝香初试落后,经过刻苦钻研,长进很快,有一次还考得第一。陈觐文县长对之甚为嘉许。于其文章篇末批注:「非伏案功深,不能臻此」。不但季由此更奋发前进,其他文人亦受激励而孜孜不倦矣。

后陈觐文调离扬中,接任县长茅迪封,毕静谦、包允恭、冯沛三等,他们根本不重视教育事业,尤其茅迪封,勾结地方土豪劣绅,横征暴敛,弄得民不聊生,怨声载道,当时有人写了一副对联:「陈公复来天有眼,茅贼不去地无皮」。公论自在民间。

以上所述,因事隔数十年,难免有漏谬之处,请知情者指正!

杨栋、蔡兆康、蒋隆馥等提供,蔡承顺整理。

原载《扬中文饰资料(第二辑)》第5759


鲜花

握手

雷人

路过

鸡蛋

相关分类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版权所有:扬中市太平书院教育信息咨询服务部

苏ICP备09003634号

苏公网安备 32118202000174号

GMT+8, 2024-4-16 18:40 , Processed in 0.076587 second(s), 12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2

© 2001-2013 Comsenz Inc.

返回顶部